導讀:
近日,美國與越南達成初步關稅協議,越南對美出口關稅大幅下調,但針對“非法轉運中國商品”的懲罰性措施同步升級!木制家具、電子產品等行業或成重點稽查對象。跨境企業如何應對這場“合規風暴”?一文讀懂政策變化與風險規避策略。
...
近日,美國與越南達成初步關稅協議,越南對美出口關稅大幅下調,但針對“非法轉運中國商品”的懲罰性措施同步升級!木制家具、電子產品等行業或成重點稽查對象。跨境企業如何應對這場“合規風暴”?一文讀懂政策變化與風險規避策略。

一、美越關稅“大松綁”背后的條件
關稅直降26%:美國對越南進口商品關稅從46%降至20%,看似利好越南出口,但暗藏“緊箍咒”。
非法轉運“零容忍”:若貨物被查實通過越南“洗產地”(尤其中國產品),將面臨40%懲罰性關稅,遠高于原稅率。
越南“自查自糾”升級:
7月3日協議簽署當天,越南當局即被要求加強對美出口商品檢查;
重點監控品類:木制家具、膠合板、鋼鐵零件、自行車、電池、無線耳機等(多為中國優勢產業)。
二、美國“敲打”越南,劍指中國供應鏈
減少對中國零部件依賴:美方明確敦促越南降低電子設備等領域對華進口比例,試圖削弱“中國制造+越南轉口”模式。
貿易保護主義新手段:通過“合規審查”倒逼越南調整供應鏈,本質是遏制中國商品對美出口。
三、跨境企業必知:3大風險與應對指南
風險1:貨物被誤判為“非法轉運”
場景:中國產零部件在越南組裝后出口美國,若報關文件、原產地證等缺失或造假,可能被認定為“規避關稅”。
后果:40%關稅+罰款,甚至列入美國“黑名單”。
應對:確保完整供應鏈溯源,保留生產記錄、采購發票等證據;
委托專業機構辦理原產地證(如FORM E),避免文件瑕疵。

風險2:越南加碼稽查,清關延遲
場景:越南海關對重點品類實施100%開箱檢查,導致物流時效大幅延長。
案例:某電子企業一批無線耳機因未標注“中國產零部件比例”,被滯留港口15天,錯失銷售旺季。
應對:
提前與貨代確認最新清關要求,避免高風險品類;
分散出貨渠道,降低單一國家依賴。
風險3:美國后續政策“突襲”
趨勢:美方可能以“越南未履行承諾”為由,隨時恢復高關稅或擴大稽查范圍。
建議:
關注美國USTR(貿易代表辦公室)動態,訂閱關稅預警服務;
評估“越南制造”標簽的真實性,避免虛假宣傳。
美越關稅協議本質是“胡蘿卜+大棒”的組合拳,企業切勿因短期關稅優惠而忽視合規底線。未來,全球貿易規則將更強調“供應鏈透明化”,唯有建立可追溯、低風險的國際物流體系,才能在風浪中穩行致遠。
上海雄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擁有20年中美物流運輸經驗,美國亞馬遜FBA空運,美國亞馬遜FBA海運,可為你提供DDP/DDU/LDP,拼箱/整柜雙清到門服務。美森快船11天到港,15-18天美國全境派送到門,全程一站式服務,幫您節省物流成本,節約物流時間。如需了解更多、更詳細的運費,請咨詢官方客服。
立即掃一掃獲取物流方案和報價